ky体育下载
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黄石大道654-19号

电话:400 859 4678

邮箱:cnzshyy@163.com

ky体育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ky体育下载

百洋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表时间:2024-07-07   来源:ky体育下载

  我国饲料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饲料产量持续增长,饲料总产量已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14018.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2,162.7万吨,较上年增长约6.6%,实现产值、产量双增长。

  从下游养殖行业来看,目前国内畜禽养殖的产业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准,但水产养殖的产业化水平还较低,未来随着水产养殖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和专业化水准不断提高,未来水产饲料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水产品生产国。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发布的2022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22)》报告,我国水产品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占比约为35%。过去,我国的水产品主要依赖天然生产,即通过在江河流域、近海和远洋进行捕捞作业的方式获取鱼获物。近年来受到全球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渔业捕捞的鱼获物数量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天然生产的淡水产品产量水平从2018年的196.39万吨下降至2022年的116.62万吨,减少了约四成;同期天然生产的海水产品产量也减少了约 7%。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科学、规范化的水产品人工养殖就成了最佳的替代方案。

  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 《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包括生态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2023年2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促进水产行业的发展。2023 年,受春季雨水较多、气温偏低、终端需求疲软导致的鱼价低迷等因素影响,养殖户养殖意愿有所降低,投苗量、投料量明显减少,水产饲料总需求下降,产品价格、销量均有所下降。加之部分动物蛋白类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及加工成本上升的影响,水产饲料行业毛利空间收窄,行业利润整体承压。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水产饲料企业逐步从单一的饲料产品提供商,转变为集育种、饲料、动保、收储加工等系列服务于一体的养殖服务商,而具备完整水产产业链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水产品加工作为水产品生产的延续,是连接水产品生产和水产品流通的纽带。水产品加工以鱼、虾、蟹、贝、藻类等的可食用部分制成冷冻品、腌制品、干制品、罐头制品与熟食品等的食品加工业,以及以食用价值较低或不能食用的水产动植物和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成鱼粉、鱼油、明胶、水解蛋白等产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养殖和贸易大国,也是世界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水产养殖大国。根据《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品加工量已达到2,556.13万吨。其中,水产冷冻品的加工量为1,532.00万吨,占比约六成;干腌制品加工量达到了146.43万吨,同比增长3.47%。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国民膳食和营养的改善。根据中国营养协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摄入鱼、禽、蛋类和瘦肉 120-200 克,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增加鱼类摄入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及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伴随着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和饮食观念的不断提升,国民的饮食结构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健康、绿色、时尚的水产食品正越来越受到终端消费者的追捧。

  居民收入增加、城镇化的推进和家庭规模下降等社会变化的发生,增加了对方便食品的使用和需求。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消费升级和城镇化的推进,预计我国水产品消费未来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我国水产加工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从需求端来说,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广泛应用使得在线订购和送货上门变得更为普遍,当下年轻消费群体和餐饮企业对便捷水产食品的需求正逐步释放出来。水产品加工正逐步从家庭厨房或餐饮后厨前移到加工厂环节,部分供应链平台也存在着与水产加工企业进行合作的需求,水产品加工企业面临发展机遇。从供给端来说,目前国内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稳步增长,但加工企业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的单厂产能在逐步的提升,行业正面临进一步整合和提升的机遇。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相比草鱼、鲤鱼等其他淡水鲤科鱼类,罗非鱼没有肌间刺,肉质细嫩且富有弹性,味道鲜美,适合产业化规模化加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目前我国出口罗非鱼产品主要为六个子类目:活罗非鱼(HS:03019991)、冻罗非鱼(HS:03032300)、鲜或冷的罗非鱼(HS:03027100)、冻罗非鱼鱼片(HS:03046100)、制作或保藏的罗非鱼,整条或切块(HS:16041920)、鲜或冷的罗非鱼鱼片(HS:03043100)。2023年度,我国在上述六个子类目项下的罗非鱼产品出口数量已达到40.86万吨,出口金额10.30亿美元。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是我国罗非鱼的主产区,养殖条件以及繁育、养殖、饲料、运输、加工、销售等完善的产业链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替代的优势。

  中国是水产品的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安全的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对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的高值水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保障优质动物蛋白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还能带动船舶及装备设计制造、水产品冷藏加工和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建设现代渔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调剂国内市场水产品供给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产饲料生产过程中,鱼粉因其蛋白含量高、诱食性好、转化率高的特点,是必不可少的饲料原料之一。中国作为饲料生产大国,也是鱼粉的最大消费市场。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度,我国共进口饲料用鱼粉(HS:23012010)约162.54万吨,同比2022年下降9.76%,同比2020年增长了14.61%。近年来,全球海洋环境变化复杂,对渔业资源的稳定性形成较大冲击。2023年捕捞季开始后,全球渔业资源产量不及预期,各大渔业资源国纷纷调整了配额政策。作为全球鱼粉主产区之一、 地处太平洋东岸的南美洲国家秘鲁于2023年6月宣布取消了其中北部A季的捕捞配额,这一事件直接导致鱼粉价格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涨,部分鱼粉价格更是一度突破18000元/吨,为过去5年之最。

  公司开展的业务主要有饲料及饲料原料业务、水产品加工及生物制品业务、远洋捕捞加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饲料及饲料原料、水产食品加工、远洋捕捞”等上下游产业链及各环节间的协同促进作用,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形成了相关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发挥水产饲料生产及供应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全程可追溯的水产品食材。

  饲料业务是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战略定位是以“产品+技术+服务”解决养殖户问题,提升养殖户效益,成为专业的养殖服务商。目前公司饲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普通水产饲料产品、虾饲料产品、特种水产饲料产品、部分畜禽料产品和动保产品等。其中,虾饲料和特种水产饲料产品是公司未来将持续发力的饲料品类。

  公司普通水产饲料产品以罗非鱼料和草鱼料等为代表的淡水鱼饲料为主。产品品质稳定,高中低档次齐全,适应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群体选择。

  公司通过研发新技术,开发出了高端普水料新品“罗非丰元”和“草鱼丰元”系列。新产品的开发有益于帮助养殖终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公司将借此促进饲料与水产品加工业务之间的协同联动,来进一步发挥饲料环节的优势,保持公司在国内罗非鱼水产加工行业的领军优势。

  虾饲料产品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力的产品品类之一。目前已开发出了“黑金丰元”、“金刚丰元”、“虾丰元”等一系列产品,能够满足金刚虾、白对虾、斑节对虾等不同虾种的养殖需求,能够适应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土塘低密度养殖、土塘鱼虾混养、低温冬棚养殖等不同养殖环境模式。公司的虾饲料产品具有耐水性好,诱食性好等优点。

  公司特种水产饲料产品主要服务于鱼类养殖,目前已开发出针对淡水石斑、加州鲈鱼、黄颡鱼、大黄鱼等鱼种的系列产品,还配套研发“肝肠丰元”系列产品用于改善鱼类肝脏问题,促进肠道发育。此外,公司还有少量的蛙类饲料产品。

  为满足养殖户改善养殖环境、及时处理养殖疫病的需求,公司开发有数十种动保产品配合饲料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产品可用于处理水质调节、水藻培育、鱼体保健、除菌除臭等问题。

  公司饲料业务板块包括百洋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饲料分公司、广西百跃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海南百洋饲料有限公司、佛山百洋饲料有限公司、荆州百洋饲料有限公司等饲料生产企业。公司业务围绕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展开,覆盖各类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部业务环节。公司严格按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生产流程、管理流程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

  公司水产品加工及生物制品业务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新需求、消费新趋势,以技术创新、品质引领,致力于为居民餐桌提供源头可控、健康、绿色、时尚的水产食品,成为国内优质的水产品高级供应商。水产品加工业务是公司产业链最终产品的出口,也是提升价值的终端、公司的业务核心。该业务主要以公司产业链内参与的、品质可控、可溯源的水产品为原料,通过冷冻加工成为冷冻食品,或通过精深加工成为安全、便捷、时尚的水产食品,打造有特色的食品品牌和产品线。

  公司水产品加工业务分为外销和内销两个方向,以外销业务为主,内销业务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销售占比较低。

  目前,公司水产品加工外销的主要产品为冻罗非鱼片、条冻罗非鱼等,2023年新增金鲳鱼、叉尾鮰等产品出口,主要出口美国、欧盟、中东、拉美、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满足当地餐厅和食品加工厂的需求。

  近两年来,国内小包装分割菜、预制菜等产品迎来发展的机遇。因此公司食品事业部组建专门的内销团队,开始发力国内冷冻水产食品业务,已形成“贝丰”、“俏渔家”两个系列产品。其中,“贝丰”系列产品已拥有免浆黑鱼片、免浆脆口鱼片、火锅脆鱼片等品种;

  “俏渔家”系列产品已拥有免浆带皮巴沙鱼片、免浆去皮巴沙鱼片、免浆黑鱼片、免浆鲷鱼片、青虾仁、水煮汉虾等品种。

  公司还开发了海鲈鱼、金鲳鱼等的深加工产品以及金汤脆脆鱼、纸包鱼和腌制烤鱼等预制菜产品,未来将继续加强与餐饮连锁企业在预制菜等产品上的研发。

  目前,公司水产品加工内销产品的销售主要以批发流通渠道为主,主要面向各地水产品批发商销售。当前预制菜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机遇与风险并存,近年来公司加大了水产食品内销的市场拓展力度,相关产品也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公司的水产品加工厂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区,包括北海钦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百嘉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佳洋食品有限公司、广东雨嘉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海南佳德信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及子公司厂区车间按照国际食品卫生标准设计和建造,拥有较为先进的水产品加工流水生产线,并配有产品检测中心和化验设备。公司或下属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HACCP、BRC、BAP等多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的认证,多次接受美国FDA随机抽查的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产品符合国内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品质稳定可靠。

  公司生物制品加工业务是水产食品加工业务的产业链延伸,通过充分挖掘和提升罗非鱼副产物的价值,实现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公司以鱼皮、鱼鳞为原料开发系列胶原蛋白、明胶等生物制品,可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饮料、食品等领域。此外,公司还有少量生物制品终端产品销售,主要有鱼胶原蛋白肽粉、氨糖软骨素钙胶囊等。公司下属生物制品加工厂包括广东百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明洋明胶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嘉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于2019年收购远洋捕捞加工业务,该项目位于非洲毛里塔尼亚,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日昇海洋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毛里塔尼亚)开展。毛里塔尼亚濒临大西洋,拥有超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海洋专属经济区,鱼类资源丰富。公司以自有船队和合作船队捕捞的非深海鱼群和经济鱼作为原料,对鱼获物进行加工处理。目前的产品主要为鱼粉、鱼油和其他经济鱼,此外还有章鱼、墨鱼、鱿鱼为代表的软体类海鲜产品。其中,鱼油和软体类海鲜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的大型食品加工厂和餐厅;鱼粉是国内水产饲料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添加原料,可一定程度补充国内市场的鱼粉需求;其他经济鱼产品则主要在邻近的非洲市场进行销售。

  作为从事饲料和水产食品加工的制造业企业,公司将持续拓展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继续做强做大主营业务,依托产业链完整优势,致力于打造全球优质水产品供应商,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不断向产业上、下游进行拓展和完善。

  目前,公司以饲料及饲料原料业务及水产品加工业务为业务双核心,不断延伸拓宽产业链及产品领域,最大化整合资源。上游带动农业、饲料原料行业发展,中游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下游推动食品加工及餐饮行业发展。公司充分利用产业链各环节相互拉动和促进作用,形成了相关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2020年5月29日,青岛国信集团通过旗下“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和“海洋新动能基金”间接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有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青岛国信集团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收购百洋股份是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耕海洋产业的重大举措,也是发挥海洋科研优势,推动海洋经济和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青岛国信集团完成收购后在行业资源、资金等方面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行业资源方面,青岛国信集团结合自身海洋板块业务,与上市公司饲料业务、水产品加工业务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与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委托贷款、统借统贷等方式,帮助公司有效节约了资金成本,显著提升公司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公司竞争实力,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罗非鱼养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公司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罗非鱼主产区已基本完成了业务布局,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区域布局和规模优势。

  公司形成了“以水产食品为核心,以饲料及饲料原料为重要配套,依托远洋渔业,带动水产养殖,以水产生物制品为延伸和突破”的业务布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产产业链。通过水产食品加工产业的规模优势,带动配套饲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并拓展饲料原料配套业务;通过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和加工业务为水产品加工和饲料生产提供原料;通过远洋捕捞和加工业务的不断拓展,实现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业务协同、优势互补,帮助公司分散经营风险、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以公司总经理刘康博士为技术研发委员会负责人,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杨思华、高级工程师高开进、梁超博士和廖志超博士等十数名博士、硕士组成技术研发精英团队,在水产养殖和动物营养等领域拥有自主研发或引入的多项先进专利技术。同时,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鱼中心、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在“精准营养、质量为上”的理念下通过不断改善配方、改良工艺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公司以质量和安全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和生存基石,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体系,集团或下属企业先后通过了 ISO9001、HACCP、BRC、BAP、ASC(ASC-COC)等多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的认证,产品符合国内消费者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标准。公司的检测中心严格按照 17025 的标准进行管理。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流程、先进的检测中心以及电子监控系统等软硬件设施为公司食品安全提供了保证。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饲料及饲料原料业务、水产品加工及生物制品业务和远洋捕捞业务,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7.20亿元,同比2022年下降15.36%。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整体运营稳定,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331.81万元,同比2022年下降134.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9.37万元,同比下降144.26%;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同比下降144.26%。

  2023年,受到终端需求疲软导致的鱼价低迷等因素影响,养殖户投苗量、投料量明显减少,水产饲料需求整体有所下滑;受部分动物蛋白类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影响,饲料业务毛利率亦承受了一定压力;但公司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力,推动虾料等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虾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23年公司饲料业务完成营业收入12.73亿元,同比下降23.35%,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46.78%。

  公司饲料原料业务主要为鱼粉的生产和销售。2023年,海外子公司受当地政策变化影响,导致鱼粉产量销售量下降。2023年公司饲料原料业务完成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下降5.85%,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10.72%。

  公司水产品加工业务包括水产食品加工出口和内销,出口业务占比85%以上。2023年受海外经济因素影响,罗非鱼出口订单价格受行业影响下降比例较大,虽然公司出口量有所提高,公司罗非鱼出口营收和毛利均有所下降。2023年公司水产品加工业务完成营业收入9.31亿元,同比下降9.26%,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34.23%。

  2023年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公司生物制品业务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明胶销量提高,胶原蛋白销量下降,盈利能力整体提升。报告期内生物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007.26万元,同比下降4.86%,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2.58%。

  公司海产品捕捞业务主要以自有船队和合作船队捕捞的软体类海鲜产品、经济鱼作为原料,对鱼获物进行加工处理,软体类海鲜产品和其他经济鱼主要向欧洲、非洲等地区销售。2023年,结合当地的渔业政策,公司加强了经济鱼的加工和销售力度,海产品特别是经济鱼的销量提升幅度较大。2023年公司远洋捕捞海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加6.92%,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5.07%。

  (1)报告期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72,021.57万元,同比下降49,377.30万元,降幅为15.36%。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受行业及市场情况影响,部分业务销量同比下降。

  (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249,449.60万元,同比下降33,354.88万元,降幅为11.79%。营业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降,营业成本随之下降;

  (3)报告期内营业税金及附加为3,915.75万元,同比下降1,143.02万元,降幅22.59%。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国外子公司受当地政策影响出口量减少及关税及综合税税率下降影响所致;

  (4)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493.70万元,同比下降158.39万元,降幅24.29%。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研发项目同比减少所致;

  (5)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为1,877.20万元,同比下降490.63万元,降幅20.72%。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成本下降及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6)报告期内其他收益为2,717.46万元,同比下降599.14万元,降幅18.06%。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减少所致;

  (7)报告期内投资收益为254.56万元,同比增长318.38万元,增幅498.88%。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参股公司经营效益增加所致;

  (8)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为4,514.85万元,同比下降4,055.38万元,降幅47.32%。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应收帐款余额下降,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减少所致;

  (9)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为734.15万元,同比增长61.32万元,增幅9.11%。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计提产品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所致;

  (10)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06.08万元,同比净流入增加6,345.78万元,净流入增幅35.93%。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加强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所致;

  (11)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98.37万元,同比净流入增加11,583.89万元,净流入增幅360.37%。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借款余额增加所致;

  (12)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2,095.41万元,同比净流入增加19,191.93万元,净流入增幅148.73%。主要原因系本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及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增加所致。

  中国是水产品的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安全的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随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未来的渔业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水产养殖。2021 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包括生态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2023 年 2 月 13 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2024年1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支持深远海养殖。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促进水产行业的发展,将使水产饲料企业逐步从单一的饲料产品提供商,转变为集育种、饲料、动保、收储加工等系列服务于一体的养殖服务商,而具备完整水产产业链的企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是不断聚焦主业,逐步提升公司各类产品的销售规模、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在产业链一体化的模式下,以罗非鱼产业运营模式为样本,打造以内销为主的特种水产品种。公司将重点致力于以饲料产业为基础快速发展,联动食品加工、远洋捕捞和饲料原料等业务协同发展,形成产业互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未来,公司饲料产品的开发向着“专业化、系统化、特种化、功能化”发展,并向上游延伸,增强饲料原料控制,包括:蛋白原料替代、能量原料生产等方面。以养殖户效益提升为中心,巩固推广“企业+基地+养殖户”模式,示范带动农户养殖;提供种苗、饲料、养殖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成鱼回收等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助农发展,优化行业生态,助力产业升级。

  未来五年,虾料、海水鱼料为代表的特种水产饲料产品将成为公司大力发展、打造特色,用以抢占市场份额的发力点;普水料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将在罗非鱼料和草鱼料的基础上培育更多高性价比的饲料产品和配套动保产品。

  公司水产品加工业务板块将着重研发以罗非鱼、金鲳鱼、海鲈鱼等为原料鱼的内销产品。为满足当前消费者群体对食品口感、包装外观上的要求,公司将在原有的粗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将着重探索精加工产品,特别是熟制品、预制菜品的生产工艺,并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做到配料齐全,便于储存、携带,易于食用。以公司产业链内参与的、品质可控、可溯源的水产品,通过冷冻加工或精深加工为安全、便捷、时尚的食品,打造特色食品品牌或产品系列。

  公司远洋捕捞业务主要以自有船队和合作船队进行远洋捕捞的鱼获物作为原料,并对鱼获物进行加工处理。未来公司将对鱼获物保鲜及鱼粉加工工艺进行升级优化,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来获取价值;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开发酶解鱼浆,酶解全鱼、低温鱼粉等新产品;积极探索动物蛋白源开发和能量原料的生产与贸易。

  由于罗非鱼养殖受市场预期、饲料价格、养殖季节性和周期性等因素的影响,原料鱼具有供给不均、价格波动较大的特点。尽管公司的生产加工场所主要分布在罗非鱼主产区,产业链配套基础较好,但如果出现原料供应不稳定,仍会对公司的产能利用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公司加工的罗非鱼食品以出口为主,产品价格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为此,公司将紧密跟踪市场动态,统筹规划,不断开拓销售渠道、争取优质订单。

  公司食品加工出口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年来国内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压力。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产能利用率并控制单位产品成本,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

  公司的罗非鱼加工产品大部分出口海外市场,主要采用美元结算。公司采用原则上只接受短期订单、加快发货周期、适时采用相应的金融工具等应对措施,多年来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基本可控,但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内大幅波动仍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公司主要从事冷冻罗非鱼食品和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销售,近年来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增强,进口国和客户的检验机构对食品安全的检测越发严苛。一直以来公司以食品安全控制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先后通过了 ISO9001、HACCP、BRC、BAP(ACC)等多层次的质量控制认证,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体系,但公司仍存在由于产品质量管理出现失误而可能带来的潜在经营风险,需时刻将食品安全作为立事之本,继续加强从源头到过程到产品的一系列控制措施,逐步的提升质量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安全。

  公司饲料业务的下业为水产及畜禽养殖业,该产业易受自然灾害及养殖病害的影响,区域性外来的环境污染事故也会影响养殖生产甚至造成灾害。若发生上述事项,将对公司水产品加工及饲料产品销售带来不利影响。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非常注重养殖技术服务,并一直致力于灾害疫病防治体系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在疫病的预防、监测及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自然灾害、病害及突发事件的风险仍然存在,一旦发生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公司的经营带来影响。

  (1)资源风险:原料来源于周边海域的可捕捞资源,捕获量受气候、过度捕捞、政府禁捕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存在捕捞资源不足、企业捕获量或原料鱼收储量不足的风险。公司将积极与当地渔政部门保持沟通,并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确保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降低资源风险。

  (2)汇率波动风险:远洋捕捞加工业务地处非洲,使用美元、欧元结算,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将实时关注国际经济形势,适时引入外币金融工具,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同时,公司日常拥有较大规模的出口贸易,远洋捕捞加工业务发生的进口业务将与公司出口业务结合,抵消部分汇率波动风险。

  (3)自然灾害风险:原料主要通过渔船捕捞取得,渔船作业受自然灾害(如台风等)的影响较大。公司已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远洋捕捞一般海上作业周期不超过 7 天,通常约为 3 天,较短的海上作业周期可有效规避自然灾害对捕捞工作的影响。

  逆市出手,两大行业被重点加仓!这8股亮了,连续7周获外资大比例加仓,2股机构净买入超千万元

  WAIC 2024观察丨AI引领陆海空交通革命 尖端技术加速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

  上海发放首批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 无人驾驶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附概念股)

  第800万辆下线,“比王”有望夺冠!板块估值处于十年来低位,两只百元医药股获机构好评

  国泰君安:子公司拟出资设立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中的集成电路母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

  国泰君安:子公司拟出资设立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中的集成电路母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

  中泰资管官方回复A股100万点可期:部分字眼被过度放大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